劳模风采劳模风采
蔡应犀:法官,是我无悔的选择
发布日期:2017-05-04

 

十年来,办结案件约3000宗

2006年11月,蔡应犀从湖北潜江法院调到了新会法院。转眼间已逾十年,怀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审判事业的执着,他发扬顽强拼搏精神,爱岗敬业,勇于担当,共计办结案件约3000宗,年均结案200多宗,为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无论是在潜江法院还是在新会法院,16年来,他一直奋战在人民法庭审判第一线,坚定而又沉稳地踏出法官职业道路上每一步。多年来,因业务成绩突出,他多次获得上级法院记功,2013年更荣获“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称号,2017年又荣获“全国优秀法官”称号。他为自己的职业自豪,为自己的坚持而骄傲,正如他曾经在演讲中的一句话所说:“法官,是我无悔的选择。”

公正司法,耐心和群众沟通

16年的法官生涯,长期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蔡应犀深知基层群众的期盼,也清楚作为司法最前沿阵地的基层法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十多年来,他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始终做到急群众所急,热情为群众服务,耐心和群众沟通,以行动践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尤其注重工作方式方法,善做调解工作,争取案结事了并努力达到最佳社会效果。
2014年,蔡应犀办理的原告余某诉被告某公司建设工程合同重审案件,原告多次以自杀、信访、约请吃饭等进行施压或诱感,且每次提交数百页的证据材料等事务均是临下班前十分钟方才到法庭办理。面对这个当事人,蔡应犀冷静克制,在下班前接待到该当事人后,即请进调解室,一杯水、一张纸,耐心地将她从牢骚中拉回到案件中来;在下班后还整整用三个小时做三页纸的笔录,让这个出了名的信访专业户心服口服。2014年5月,该案作出判决后,经江门中院二审维持原判,原告也不再闹访,并真诚的接受了判决结果。
2011年,蔡应犀在办理一起赡养费纠纷案件时,通过耐心的调解和不懈努力,最终令案件得到妥善解决,使一位年满七十岁的老太太不但与继子女和好,还与阔别二十年的亲生子重叙天伦,并让其生活有了着落。这宗案件的完美解决让当地村民大加点赞,并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面对疑难案件,迎难而上

面对疑难案件,蔡应犀从不推诿,勇于接受挑战。在别人眼中唯恐躲不及的涉访案件,在他眼中是学习锻炼的机会。
2013年,三江法庭受理原告周某诉被告新会区某镇政府、新会区某公司财产损害赔偿纠纷重审案,因该案涉及专业的水利知识且争议极大,曾经历过一审、二审和再审,原告还在江门中院采取激进方式进行过信访。为了消除当事人的抵触情绪,他主动发函邀请同级检察院进行诉中监督。因案件案情复杂且涉及不可抗力的认定,为了真正做到判决有据,他不局限于一、二审和再审分配举证责任的审判思路,大胆提出以鉴定分责任的构想,引导双方当事人进行水利鉴定,以充实的证据来保证案件实体的公正。由于水利鉴定在当地及至全省都少有先例,蔡应犀不但上网查询,还前往当地水利部门了解相关水利知识和法律法规,仔细研究案件事实并归纳鉴定要点,寻找符合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并最终取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启动了鉴定程序。
根据长达一百多页的鉴定结果,结合调查取证及庭审查明的事实,蔡应犀最终在充足的证据支撑下作出了不可抗力的事实认定,将鉴定结果中复杂晦涩的水利术语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裁判理由,并在判决书中附上详细的现场水系图,数万字的判决做到了事实详尽、说理充分、裁判得当。案件审理过程中,为了保证案件的公开、透明,蔡应犀在作出判决后,即会同院办公室首次针对个案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新闻媒体来了解案情,消除疑虑。该案的判决结果和审理经过,经过《南方都市报》、《江门日报》等媒体详细的报道,相关媒体充分肯定了法院的工作,原告在收到败诉判决后也决定不再上诉,并且现已息诉罢访。
此案在该院首创三个首次:首次主动邀请检察院全程监督、首次进行水利鉴定、首次就个案举行新闻发布会。该案也在2014年广东省高院的案件质量评查中被评为为数不多的优秀案件。

对法律负责,对当事人负责

对法律负责、对当事人负责,是蔡应犀的办案作风和工作态度。他坚持把追求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统一,以及追求个案公正和社会公正的统一,贯穿于其审理的每一宗案件的全过程。自他从事审判工作十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对法律的信仰,保持清正廉洁,恪守法官职业道德和法官行为规范,坚决杜绝金钱案和人情案。
一直以来,他个人主审的案件没有一件裁判不公,有效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法院的公正形象、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他的专业、他的坚持原则让当事人心服口服,甚至有的当事人还采用到报社“报料”的方式来表达对蔡法官的赞赏。在2009年一篇名为《“报料”曝出好法官》的新闻报道,身患重症的当事人宋某向记者说:“从立案到结案,蔡法官自始至终没喝我一口水,没抽我一根烟,总是说这是他们应该做的。这朴实无华的话,好让我感动。是蔡法官给了我信心和力量,才使我树立了战胜病魔的勇气。”
蔡应犀说,通过当事人这一“报料”新闻报道,让他更加明白其中的内涵——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地为当事人着想,我们的一言一行,老百姓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以不同的方式报以掌声!